留学还要学做饭 趣事糗事一箩筐 教育信息早知道-教育职场 何长春 22984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职场 > 教育信息早知道

留学还要学做饭 趣事糗事一箩筐

2017-01-05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孙雅静(右二)和同学教房东夫妇做完西红柿鸡蛋面后,他们举杯庆祝。(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琰正在准备各种食材,打算邀请外国朋友到家里吃中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留学海外,学子常常因为物价太贵或者饭菜不合胃口而选择自己在家做饭。但很多学子在出国之前没有下厨经历,就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出国行囊中必有“中国味”

  即使漂洋过海去留学,“家乡味”仍是学子心头的最爱。在中国人多的城市留学,学子可以到当地中国超市买到所需的调味品,但有些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了满足自己的“家乡胃”,不少学子出国留学时都会带上独具特色的家乡作料。

  张琰(化名)现是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她在去年9月份出国时,收拾行李之余,还不忘带上几袋做中国菜用的调味品。“来之前就听说这边不容易买到我们在国内常用的烹饪调味品,于是出国时我带了老干妈辣椒酱、火锅底料、十三香等常用的作料。来到这里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做饭吃,带的调味品也派上了用场!”张琰说。

  很早之前就有学子将老干妈辣椒酱等调味品列为出国必带物品,尤其是一些有着特殊饮食习惯的学子。荀雨薇(化名)现在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读研。这个来自重庆的姑娘酷爱火锅,于是出国时必然地带上了几袋家乡的火锅底料。“有一次假期回国,我临走时发现行李超重,不得不舍弃了几袋调味品,到学校后就急着去中国超市买!”荀雨薇讲起自己的经历。

  老外能吃光两盘饺子

  中国菜历来被外国人赞不绝口。学子也乐意和外国朋友分享中国菜。虽说文化有差异,但在美味的中国菜面前,收获外国朋友的称赞是必须的。

  孙雅静曾和同学一起到波代诺内旅行,期间住在一户当地人家中。由于房东特别喜欢中国菜,就逮着机会向孙雅静学习做中国菜。“我和同学教她做了最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当我们把炒好的西红柿鸡蛋和煮好的面条拌在一起时,明明很简单的步骤,他们却觉得好神奇。因为在他们的烹饪里没有这样的做菜方法。”孙雅静说。

  一碗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便展开了彼此的友谊。“那天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向房东夫妇介绍了很多中国的文化故事。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至今仍保持着联系。”孙雅静愉快地说。

  张琰也时常邀请葡萄牙朋友到家里品尝她做的中国菜。“我教他们做过一些中国菜,他们都表示非常喜欢,尤其是饺子和宫保鸡丁。有一次,一个男生甚至一口气吃了两大盘饺子。虽然他们刚开始不会使用筷子,但是很快就学会了。在这之前,他们都没想过菜还可以这样做。每当受到他们称赞,我都感到很骄傲。”张琰说。

  做饭比做作业还费时

  许多学子在出国之前很少有机会尝试自己做饭,对他们而言,做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出国之后,由于物价高昂或饭菜不合胃口,他们开始学着做家乡菜。一道家乡菜,不仅能解馋,也在实践中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辛苦。

  孙雅静曾在意大利米兰交换学习。在出国之前,父亲怕女儿在异国他乡不习惯吃当地菜,就手把手地教她做了一些简单的中国菜。为了偶尔更换口味,孙雅静也尝试做意大利菜。

  “美味的意大利千层面最重要的作料是肉酱。肉酱的做法非常复杂,土豆、胡萝卜、洋葱各三分之一,猪肉和牛肉各一半,在锅里熬至3个小时才能成为肉酱,而且要把这些食材切得越细越好。还记得当时,我一边切洋葱一边掉眼泪,切胡萝卜切了将近两个小时。发出的噪声导致我们楼下的住户直接拿竹竿敲打我们的地板表示抗议。”孙雅静讲起这段有趣的经历,表示做一顿美味的饭菜可真是不容易。

  张琰说:“虽然出国前在家里也做过饭,但很少自己独立完成,基本上都是给妈妈打下手。所以刚开始进厨房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有一次,好不容易买全了食材,想做出心心念念的红烧肉,却一不小心做成了‘黑炭肉’。”张琰还在朋友圈里发了“黑炭肉”的照片自我调侃。

  说起做饭,荀雨薇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刚开始做的菜都是一个味道,不管做什么菜都只放酱油和盐,自己都觉得自己做的饭真是难以下咽。但是想到还要在荷兰待两年,又不能天天都去中餐馆吃饭,所以学会做饭还是很有必要的。”荀雨薇说道。“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吃,临近考试太忙也会出去吃。我觉得学会做饭是生活能力提高的一个表现吧!”荀雨薇不无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 何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