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亲易成孩子成长中的“局外人” 早教-教育培训专区 何长春 203467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职场 > 教育培训专区 > 早教

上海某公办小学“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显示——

年轻父亲易成孩子成长中的“局外人”

2016-04-22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父亲参与家庭育儿的价值在国内外被一些研究所证明,也被社会所广泛呼吁。然而,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现代社会中“父亲缺席”“父爱缺失”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深入了解上海市小学阶段父亲参与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开展专项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依据,笔者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某普通公办小学1至5年级的382位父亲进行了调查研究。

文化程度高的父亲整体表现好

本次调查将小学生父亲参与内容按照“供养”到“养育”分层递进,共七个维度,即“间接支持、家校联系、教育规划、学业辅导、陪伴互动、教育约束、生活照料”。其中“间接支持”指父亲主要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给孩子母亲以鼓励和情感支持。而涉及亲子关系的“陪伴互动”维度又细分为“教育陪伴、互动交流、情感支持”三方面内容,从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到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再到给予孩子情绪关注,在关注孩子方面层层递进。

父亲参与中“家校联系”最差,给予“间接支持”最好,“情感支持”水平较高。父亲参与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间接支持、教育规划、教育约束、陪伴互动、学业辅导、生活照料和家校联系。在“陪伴互动”这一核心内容维度上,父亲参与也有不同的内容侧重,从低到高的排序分别是教育陪伴、互动交流和情感支持。

文化程度高的父亲参与整体表现好,低收入父亲“陪伴互动”强。父亲参与一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本次调查以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两个客观因素作为参照,分析学历和收入的高低在父亲参与各维度上的差异体现。

父亲的文化程度是影响父亲参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大学专科为划分界限,将文化程度分为高低两类父亲群体,发现在“教育约束、陪伴互动、学业辅导、教育规划和家校联系”这五个方面,文化程度高的父亲参与表现远远优于文化程度低的父亲。

本研究将月收入大于等于5000元的父亲归入高收入群体,不及5000元月薪的则归为低收入群体。发现在“陪伴互动”和“间接支持”这两个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且均是收入低的父亲比收入高的父亲表现优异。

父亲更多扮演的是供养者角色

通过本次随机的父亲参与调查,笔者在大众对父亲缺席现象有普遍感知和认同的基础上,根据数据提炼出一些上海市小学生父亲参与的倾向性问题。

父亲和母亲一样具有抚育性。本次调查发现,父亲参与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反映出父亲在对孩子的直接生活照顾、有关学业的学习辅导、日常的亲子互动等方面缺席较多,日常照顾仍然是母亲的传统职责范围。上海小学生父亲基本扮演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养者”角色,他们为孩子、为家庭在外打拼,将教育孩子自动归为母亲的职责范围。

其实,自然性别差异是先天给予的,而社会性别差异是文化理念、家长认同、社会引导和同伴互动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许多研究证据显示,父亲和母亲一样具有抚育性,可以做很多“母亲”的事,也可以和母亲一样参与许多照顾孩子的活动。

“远其子”现象较多存在于父子关系中。父亲参与的“陪伴互动”维度是体现父子关系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父亲在“陪伴互动”方面的参与,排在“教育规划”和“教育约束”之后。相比日常生活过程中的陪伴和互动,父亲更愿意做孩子人生发展的领航者,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当孩子犯错时管教和惩戒孩子。而涉及到情感交流部分,父亲的参与度明显下降,有22.0%的父亲很少“拥抱、亲吻孩子”,而有超过三成的父亲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尽管随着时代发展,奶爸、猫爸较之以往有增多趋势,但大多数父亲还是习惯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父亲参与“远其子”、柔性不

足的这一特点和传统文化中父母的家庭职责和角色分工不无关系。父亲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常常羞于表达,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爱有特殊的表达方式。

工作是父亲参与的关键性阻碍因素。本次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的父亲参与表现在五个参与维度上远远优于文化程度低的父亲。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程度高的父亲对父职意义的积极认同并内化为行动。由于接受了更长时间的文化教育,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更容易认同父亲和母亲一样具有家庭育儿的亲职角色,同时在实际行动中,会更具有自我学习力,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参与,于是比文化程度低的父亲表现得更优异。但是由于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较多,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

而另一个有趣的调查数据则是,在“陪伴互动”和“间接支持”这两个维度,收入低的父亲比收入高的父亲参与表现优异,他们给予孩子的陪伴更多,给予孩子母亲的支持更多。

当有措施鼓励父亲参与家庭教育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对本次调查反映出的小学生父亲参与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和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父亲参与。

自我意识:深刻理解父亲是生命成长的“关键人”。每一个成人完成从男人到父亲的转变时,需要深刻理解父亲的角色、职责。父亲参与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关键人,此意义不囿于知识传授层面,还包括儿童情感和个性的塑造;也包括他参与教育的同时也滋养了自己的生命成长。大多数研究都表明,较高的父亲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的职业成功有积极影响,对男性的个性发展、社会关怀更具有正面意义。

祖辈退位:让父亲成为家庭教养的“局内人”。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祖辈带养比例高达73.4%,参与带养99%。小学生祖辈参与带养的比例虽不及学龄前儿童,但也居高不下。祖辈参与带养的家庭,年轻父亲比母亲更容易成为家庭教养的“局外人”。老一辈的性别角色意识传统,习惯让父亲远离孩子,使他们对于父亲角色的适应期就更为漫长。

社会支持:推进父亲参与的社会支持政策。父亲参与不仅受到家庭微环境系统的支持,也受到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为了鼓励和支持父亲参与,政府应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即父亲假、育儿假、临时假,来照顾年幼的孩子。而中国的现状是,工作忙、请假难成为父亲育儿缺位的主要外因。此外,政府也要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培训项目,创造条件为父亲提供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学校引领:加强父亲专题性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家长接受系统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学校围绕父职设计相应的指导活动与服务项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者:郁琴芳,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何长春